»
»

其他資訊

其他資訊本校接受大公報訪問----<大自然教室培育孩子生活技能>

01/11/2018


  圖:何蘭生校長指「大自然教室」能滿足小朋友好動、愛探索的天性,透過親身種植蔬果讓孩子學會珍惜食物和接受失敗

  時下小朋友要學的東西愈來愈多,平日多「上、落校車,出入學校」,缺乏接觸大自然的機會。另一方面,香港寸金尺土,幼稚園的空間相當有限,孩子活動空間亦受限。保良局李樹福幼稚園校長何蘭生以自身經驗,解說大自然和空間對孩子發展的重要,以及如何利用其佔地7000平方呎的公共屋邨校舍,為學生打造「大自然」教室,培育他們善於觀察、解難能力高的特質。\大公報記者 郭詠遙(文) 何嘉駿(圖)

  可時刻觀察四季變化

  小朋友天性好動,對任何事物都會感到好奇,而「大自然教室」就能滿足他們。「我們校園地方較大,所以最初在作校園規劃時已下了不少苦功。例如我們在所有課室中間設置了戶外活動空間,除了可以給學生玩樂,有時候更可以成為他們表演的場地;課室門的玻璃部分亦故意調低一些,讓他們可以看到戶外的景色。」何蘭生指出,戶外場地的好處是小朋友可以時時觀察到四季的變化;而由於孩子的活動會受天氣狀況影響,亦能藉此讓小朋友明白「天氣會影響人類的生活,甚至有損害。」切身了解兩者的關係。

  相信不少幼稚園都會有讓學生回家種綠豆的作業,保良局李樹福幼稚園亦不例外。由於學校有足夠空間,可進行較大規模的種植,何校長鼓勵學生們大膽嘗試種可吃的「翡翠苗」,更藉此讓學生上了寶貴的一課。她憶述:「有一次種的翡翠苗給雀鳥叼光,小朋友很不開心,但我們藉這件事,教他們要學識接受失敗,而且要振作,想想怎樣才可以保護翡翠苗。」最後,在大家努力合作之下終於得到收成,學生還可以拿回家與家人分享這來之不易的成果。

  不怕弄污地方盡情發揮

  除了「硬件」外,「軟件」亦同樣重要。何校長認為,許多小朋友會被一張書枱,一個課室限制,例如視藝堂只讓小朋友在一張白紙上畫畫,其實會限制他們的創作。但在這裏,學生上視藝堂的時候老師會把視藝室的摺門打開,讓學生可以在戶外空間盡情畫,「就算弄污地方也不要緊,簡單用水沖洗便行!」有一個作風開放的校長,孩子的創意自然也能盡情發揮。

  何校長認為,學校是孩子的第二個家,亦應把握機會教導他們不同的生活技能。她指出,雖然現在好多學校的校本課程已經很好,但往往忽略教導學生生活上的技能。「其實想教小朋友生活技能好簡單,只需要在不同細節做小小改變,已經可以做得到。」例如幼稚園把洗手間的水龍頭轉做不同款式,有扭開的,有轉動的,讓小朋友面對日常生活都可能遇到的情況,並從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看似微小的改變,背後意義非凡,而這些都不是教科書可以教導給孩子的。






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.hk/life/238150/2018/1010/186972.html